作者信息:刘斯郎,去过二十多个国家的闻名小粉红,常常被网络批斗的95后自干五。微信查找大众号:郎言志,重视更多精彩好文!
有一个故事骗了整整一代我国人,而藏在这个故事背面的,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实在的国际”。
2016年初秋,我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巴伐利亚州边上的一处德语区小城里,在由谨慎仔细的德国人规划的城市大街上行走,颇有一种到访先进社会的欣喜感,更有一种愧不如人的民族羞耻感:瞅瞅人家这沿袭百年的城建,再看看青岛德国人建筑的下水道,咱们差人家何止百年。
我是从小看着公知杂志长大的,彼时也会说出些公知一般的话。带着极强的民族责任感,我火急地想让我的同胞们知道:在精美、美丽、谨慎的西方国际,城市不怕下雨,人与自然调和同处,“下水道精力”非我辈能及。
成果没过几日,一场狂风暴雨扫过山脚,言传千里的“下水道精力”没能顶住······一个或许地下埋有比我国大街还宽的下水道的城市、一个或许在下水道井口不远处藏有油纸包的城市,竟然“落空”了。
“不或许,这必定是个案”,这是我前期的主意。可后来,内涝的状况接连在宽广的南德、在兴旺的大巴黎、在先进的威尼斯茱莉亚等许多当地都呈现了。所以,我开端恍然觉悟:该死的一群公知骗子,竟然骗了我这么多年。
这件事对我的冲击其实挺大的,因为我这人最厌他人骗我。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分开端,我喜爱打假各类“公知体”的虚伪内容。
所以,我觉得我很有必要持续高举“打假公知”的旗号,扒一扒公知们舔洋贬中的大话,以便咱们在实际生活和网络言论中,能参阅鉴别,以免和我相同上它们的当。
国外干事计划久远,城市都没有内涝?
咱们再回到“下水道”这个话题上。早些年最著名的公知文章《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仿制的德国经历》,这篇文章开始于2010年7月宣布在南边媒体《南X周刊》上,随后被各家公知型媒体刊发和再创造,成为“德国占据我国青岛期间”的光鲜回忆。
而该文章在之后的几年,不只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还走进了无数年青学子的讲堂,简直影响了一个年代的人。
这篇影响深远的公知体文章具体写了些什么,我想现已不必我再具体解读了,因为许多人都看过了。除了对德统青岛期间所作所为的点赞和讴歌,这篇文章还在贬踩我国的根底上,将“德国精力”捧上了天。例如出自其间最著名的公知洗脑故事:
青岛的城建人员在整修德式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损坏,处处找不到适宜的,终究求助于德方,成果对方很快回复说,不必忧虑,在那个损坏的零件周围三米范围内,必定有个当地藏有备件,工程人员仔细查找,果然在邻近一个小箱子里找到了油纸包着的零件,拆开看还锃光瓦亮呢。
这则故事简直成为了90后一代我国年青人“向德国人看齐”的标杆,也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公知体文人”赞许西方人谨慎仔细、斥责我国人劣性满满的典例,乃至一度让不少我国人对西方人的“谨慎担任的情绪”产生了崇拜感。
▲直到2019年,还有人以为德国的下水道“从来不赌”。
但是,其实早在2011年、2013年就有多家组织出头针对该文章驳斥流言。在该文章盛传两年多后,时任青岛排水管理处作业室主任乔先生就现已经过人民网揭露驳斥流言过了:网传“油纸包”的说法纯属捕风捉影,(当年德国的)下水道一般是陶的、瓷的或水泥的,不存在金属零件。
也便是说,那篇在各大刊物宣布的文章,系诽谤帖。
并且,依据后续媒体调查和官方发布的数据,咱们发现这篇公知文还有许多问题,例如文章有意将德国给青岛建造下水道的行为引伸为德国人的“良知”。而实际上,德国人给青岛建筑下水道,一是作为殖民地的军事用处,二是为了证明德国的殖民优于英国的殖民,是丑恶的“殖民比赛”。
▲人民网曾专题解析该流言内容,但也顶不住公知们的宣扬。
此外,这篇诽谤文章还将青岛排水体系的完善、不简单内涝全都归功于德国控制时期的建造。这也是十分歹意的讴歌殖民者的行为。
实际上,经过百年洗礼,德统时期的下水道能用的也就剩余2.66公里左右,缺乏青岛下水道总长度的千分之一。并且,青岛靠海,地形全体向海歪斜,本就简单排涝,将“不涝”归功于谨慎的外来侵略者,纯属脑子被门缝夹了。
虽然有关部门和非公知型媒体在这些年重复驳斥流言此事,但咱们发现,仍旧有许多公知摇旗呐喊,讴歌西方的基建之完善、干事之谨慎、目光之久远。
可实际却是,像郎君这样被公知骗了大半个幼年的年青人,走出国门一看,发现公知们描绘的满是假的。
这是2002年德国萨克森州内涝,100多人死伤:
这是2013年南德旱季城市内涝,形成重大丢失:
这是2018年德国首都柏林内涝,局面一度为难到让不少记载者直呼“太挖苦”:
不止是被吹上天的德国这么“尬”,其他几个公知口中的“牛逼国”也是相同的状况。
这是2018年法国巴黎内涝:
这是2019年意大利威尼斯内涝:
这是2016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内涝:
这是2017年美国休斯敦内涝:
作为专业的“打假公知”大户,我知道就以上这些内容仍旧不能堵住公知们舔洋的嘴,因为这几年在驳斥流言进程咱们现已收到过公知们无数次的此类打击:有本事你出数据,看看谁的内涝多,就知道好坏地点了。
讲真,真不知道这群人是真有学识仍是假有学识,横竖咱们这群被忽悠大的后辈是不会再上他们的当了:拿人口和都市稠密的、降水会集且雨量较大的我国季风气候区和德国这种人口较少、降雨较少的温带海洋气候以及大陆性气候去做比较,是光秃秃的耍流氓。
假如“大学者”们非要这么比,那拿西藏、新疆去和他们比,或许拿撒哈拉沙漠边上的城市去比照,看看谁最牛逼。
▲图一是降水量图,图二是气候图,能够看见,不管是气候仍是降水量,欧洲和我国中东部都有巨大的差异。我国中东部为季风气候,降水多且旱季会集;欧洲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且旱季不会集。没有可比性。
我说这些不是说要和他人比烂,更不是说要降低谁。确实,我国的许多城市排涝做得确实欠好,西方的部分城市的建造方式确实值得学习,但也不至于像宣扬“下水道神话”的公知相同,把自己贬入地的一起,还非要把他人捧上天,乃至神话侵略者的殖民行为。这不叫“谦虚学习”,这叫膝盖软得“犯贱”。
更何况,那些被公知们极度神话的兴旺国家,做得其实真的不怎样样,除一些个案外,底子就不存在全体上的“谨慎仔细、计谋百年”的状况。
咱们接着谈和“下水道”相关的根底建造。在公知们口中,因为西方人“仔细谨慎的干事情绪”和“目光远比我国人久远”的人种优势,决议了西方的根底建造都像“超级德国下水道”相同沿袭百年,仍旧先进我国许多。
实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想,信赖这种说辞的人在变得越来越少。
其实早在《实在的我国与国际》系列文中,我就现已重复强调过了,西方“可怕的”是它们几十年前就这样了,但“更可怕的”是它们几十年后还那样,乃至还不如当年。
现在我国西部的根底建造都现已不差劲于西方,不少西部的城市的基建都远超西方兴旺国家的都市,中东部地区在这方面更是远甩欧美城市十至数十年。
形成这种与传统形象相反的“实际逆向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因为客观实际不会跟着公知们的片面认识而改动,公知虽然能影响人们的认知,但改动不了客观实际;
二是在这曩昔数十年间,我国一向在飞速开展,而西方社会一向处在原地踏步阶段;
三是被神话的谨慎西方、目光久远的西方,实际上并不存在。
就像“德国在青岛建筑的下水道”的故事被捧上天后又掉入谷底相同,人们不只发现这故事背面大话连篇,乃至还发现“谨慎的百年工程”在百年后,近80公里的总长度仅存2.66公里能用。神话不只不在了,还很打脸。
这样的实例其实还有许多,水城威尼斯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仍旧未能处理“城低偏逢连夜雨,全城都在水中泡”的问题,并且几年来近乎年年如此:
这是2018年八大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之一的意大利热那亚崩塌的莫兰迪大桥,大桥投入运用仅四十多年,且事端产生前不久刚才修理过:
这是2020年7月29日,美国货运列车在美国亚利桑坦佩镇湖(Tempe Town Lake)大桥上的脱轨事端。近年来,美国比年高频呈现火车脱轨、相撞事端,丢失巨大:
比美国要谨慎上数倍的德国也不破例,高铁脱轨、火车相撞,也是时有产生:
▲1998年,德国高铁脱轨事端现场,形成200多人死伤,成为高铁史上最严峻的伤亡事端。
▲2016年,德国慕尼黑两列火车相撞,原因系调度员疏忽大意。
▲2018年,德国北威州火车相撞事端现场。
能够说,这几年德国火车越轨、相撞事端的频率,和美国是相同的,简直年年演出。
实际上,被神化的德国不只是西方出了名的“火车不准点大户”,准点率一度低到70%不说,还因为疏忽大意闹了不少的笑话。
众所周知,德国和意大利、日本相同,是前期全球高速铁路的领头羊,但在前期的”百年计谋“之后就一向没有进一步的改善和开展。而依据年代的改动,其数十年前的体系和根底装备现已缺乏以满意开展需求了。所以,谨慎的德国人决议扩建。
2017年12月,历时25年建造、总耗资超百亿欧元的”柏林-慕尼黑“高铁总算开通了,德国总理和交通部长、以及西方各大媒体都参与了。成果,铁路担任人在兴致勃勃跟全球媒体发了布告之后,首趟高铁就雄赳赳雄赳赳地在初次载客运转途中晚点了两个小时。
▲时任德国交通部长与“抛锚高铁”的密切合影。
要说这“一次意外”能够了解,但这趟车在抵达慕尼黑后,又“抛锚”了一个多小时,让车上两百位位嘉宾和记者猝不及防。尔后接连两天,这趟代表着“德国工业前进和谨慎精力”的高铁列车,又因为技能原因取消了多趟。
相同囧的,还有相同被公知们奉为仔细谨慎国度的英国和日本。多年前,英国人因为信赖日本人的仔细谨慎情绪,而将本国的高铁建造项目招标给了日本日立集团。
这是这条线路的规划图纸:
2017年10月,日本日立集团向英国交付了这条高铁,英国人也快乐坏了,因为这意味着英国史上第一条真实意义上的现代化高铁通车了。
但是,在通车首日,这趟日产高铁就因为技能毛病迟到了25分钟,随后更是状况百出,一路上走走停停,乃至直接原地不动,终究抵达结尾的时分延误了41分钟。
这还没完,依据英国媒体和乘客的爆料,这项两个“谨慎大国”的跨国合作项目,还呈现了更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端”。
毛病进程中空调体系溃散,车厢里变成了“水帘洞”:
依据人体工程学触及的椅子当场漏气,大批乘客只好站在过道中:
并且,因为车厢漏水,致使车厢内停电,网络信号和空调全都停工,那叫一个折磨人啊······
此事激怒了不少英国民众,所以谨慎的、目光久远的英国人,指着日本人帮助建筑的高铁说:偷工减料、干事不谨慎的日本人。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怨人家日本人,究竟事是在你英国做的,检验也是你英国检验的,要说到底是谁“稀里糊涂”吧,我看两家都不相上下。究竟,假如英国人有做到谨慎规划的话,也不会到2020年,当全球进入5G年代的时分,连4G都还没遍及到位:
▲此前BBC报导,英国伦敦将在2020年把4G遍及到地铁站。谨慎仔细地规划了这么多年,总算要建4G网了······
上面这些其实都算是个案,但许多的个案会集在一起,便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两年我也去了许多公知口中“谨慎仔细”、“目光久远”、“千秋大业”的国家,发现都是这样一种状况:社会管理层不务正业。
其实不管是美国纽约市郊坑洼崎岖的路途,仍是法国巴黎杂乱破落的地铁站,不管是总会有脱轨危险的意大利铁路,仍是很难找寻到公共厕所的西方城市规划······都能让人改写认知。
确实,许多东西现已在欧美沿袭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但“仍在用”不代表“还能用”,更谈不上“高质量地用”,许多时分完满是因为没钱改动,也没人乐意去改动算了。
当然,假如“公知体”们非要舔一下西方,赞扬人家东西用到烂还在用的节省,那我也只能这样说了:
若是我国地铁站里都是老鼠和废物,若是我国地铁站没有网络信号,若是我国的城市公路坑坑洼洼没人修,若是我国的火车动不动就越轨死人,若是我国的城市涝了几十年也没任何改动,然后咱们持续沿袭这样的规划维系数十年,乃至是百年,公知们是否还会持续赞许这是“千秋大业用百年”、“节省朴素目光久远”呢?
我这两年做“打假公知”的社会科普作业,还遇到不少公知拿西方的百年工程“秀”,他们往往还要加一句“人家西方能沿袭百年,而你我国不能”。我就很疑惑了,四川都江堰、河北赵州桥、福建洛阳桥······哪个不少沿袭了千百年?到底是自己常识不行,仍是心中眼瞎看不见,还真是值得一问呢。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在运用的福建泉州洛阳桥,这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
“要学会看到他人的长处”,这是许多公知在发现自己态度站不住脚后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咱们自己存在许多的缺乏,也很有必要学人所长,但“看到他人的长处”不该该被等同于经过诽谤、篡改实际的手法神话他人,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乃至有“搞精力殖民主义”的嫌疑。
而至于某些人,为何要以诽谤、篡改实际的方式,处处宣扬洋人的“高达傲岸精力”,乃至是动用公共媒体资源进行广泛的传达,这确实是值得咱们警觉的问题。不然,像影响一代人的“青岛下水道”这样的圈套,还会演出。
站着看景色比跪着看好,因为人只要站得高,才干看得更远。
往期好文:
不知不觉,美国6大对华举动正走向失利!评国民党前主席“欢迎美国高官访台”:风云百年后,仍是美帝喽啰所谓的“海峡中线”是怎样来的?台湾岛的前史位置和战略位置解析本年公知不断翻车打脸:长跪的洋奴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