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4月3日,特朗普政府一纸关税新政再次搅动全球本钱商场。与五年前不同,这一次美国政府高调宣告发动"对等关税",对全球首要经济体再次加征高额关税。 4月4日,我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告对原产于美国的全部进口产品加征34%的关税。受此冲击,全球本钱商场敏捷作出剧烈反响,标普500指数两日累计跌落逾10%,创下自2020年3月疫情初期以来最大两日跌幅,欧洲及亚太商场首要股指也齐齐重挫。
“山雨欲来风满楼”。4月9日,美国正式落地对我国加征的50%关税,累计税率到达104%。随即我国反制,敏捷追加对美关税至84%。直至10日清晨,特朗普声称对我国税率进步至125%。外表看,"对等关税"好像不过是美国政府在买卖博弈中的又一次强硬施压,但深究其本质,这更或许是特朗普政府在"准则层面"主张的一次途径革新。
前史标明,当世界准则收益不再遍及同享时,革新的动力往往来自准则外部的极限冲击。特朗普的关税行动正代表了这一类型的外部冲击——其看似方针博弈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全球本钱次序重塑的准则锚点。
本文测验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方针背面的深层逻辑动身,提示特朗普2.0方针结构及其对准则的冲击途径,评论我国面对的结构性应战,并期望为出资者在这一充溢不确定性的时代的财物配备供给参阅。
对等关税:
特朗普2.0方针途径的再锚定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对等关税"方针再次轰动全球商场。特朗普政府欲对我国新增税率高达34%,累计关税攀升至惊人的54%,对欧盟施行20%的对等关税,对巴西、英国施行10%的对等关税,对日本施行24%的对等关税。与此一起,东南亚、墨西哥等全球制作纽带在这次关税风暴中也未能幸免,均面对关税大幅上调。
该方针出台之后,美国财务部长贝森特重申此举旨在纠正长时间的买卖逆差,敦促各国坚持抑制以防止形势晋级。美国买卖代表办公室则着重与同伴交流,评价影响并保存商洽空间,力求进步竞赛力。虽然美国官方组织仍企图坚持方针的含糊性,但商场并未因而减轻担忧。
买卖方针作为世界政经联系的中心支点,一直是刻画全球格式的要害变量。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对等关税"方针并非简略的买卖办法,而是一场具有标志性含义的战略重构——它不只代表着特朗普政府2.0版别方针道路的"再锚定",更是对战后构成的世界买卖次序主张的系统性应战。
透过表层的政治喧嚣,咱们不难发现,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正在激活全球本钱次序深层次的准则转型途径。各国针对"对等关税"打开的反制办法,与其说是关税方针层面的战术对立,不如将其理解为对现行世界买卖与本钱活动规矩的一次战略性、结构性冲击。
更值得重视的是,各国对特朗普关税方针的反响呈现出三种分解态势。榜首类是挑选让步,如越南和印度,这些国家敏捷表态乐意下降对美关税或添加美国产品收购,经过商洽来缓解关税压力。例如,越南标明乐意将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降至零,以交流美方下降或撤销对越南的关税,并恳求将关税施行日期推延至少45天,以便两边进行商洽。这类国家根据本身对美出口依靠度高的实践,挑选了自动让步的姿势。
第二类是张望心情,以欧盟为代表。欧盟虽然正告美国勿引发全球买卖战,但面对挑选直接报复仍是商洽处理的两难,暂时坚持了抑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标明将优先考虑与美国进行商量,但一起也清晰不扫除采纳必要办法维护欧洲利益。
第三类是直接反制,我国标明将加征平等起伏的关税,并经过约束美企输华等办法进行对等回应。商务部随即发表声明,着重将采纳全部必要办法,坚决维护本身合法权益。
在疫情冲击、高通胀、科技竞赛及逆全球化等许多要素交错之下,其时全球经济环境已与曩昔40年全球化时代截然不同。特朗普2.0的关税方针,其真实目的绝不只限于买卖商洽的筹码或减缩逆差的"权宜之计",更在于经过"反次序"式的冲击从头激活准则革新的途径。
从本钱商场的即时反响看,在“对等关税”冲击之下,全球首要股指阅历了近似断崖式的调整,标普500两日累计跌幅逾越10%,沪深300与恒生指数则在4月7日大幅跳水,别离录得挨近8%与14%的单日跌幅;欧洲首要商场亦同步下探,德国DAX与法国CAC40在三日内继续回撤,商场心情全面转向防护。
因而,这一轮商场剧烈震动并非单一方针事情的短期扰动,而是全球本钱对潜在准则裂变的天性定价反响。当出资者意识到此次冲击的本源不再是传统含义上的买卖抵触,而是一次规矩根底的重构测验,全球财物的估值系统便初步松动重塑。某种含义上,特朗普2.0的“对等关税”或许标志着旧有全球本钱次序的完结,一个更具不确定性、分裂化趋势的新周期由此敞开。
特朗普2.0反次序性:
准则松动与权利重构
如前文所述,特朗普推出的"对等关税"方针,外表上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深化表现了特朗普2.0执政理念的中心特征——"反次序性"。与干流认知不同,咱们以为,特朗普并非一位具有系统性国家战略设想的政治家,而是一位以买卖思想主导政治博弈、将个人利益置于准则之上的时机主义操盘者。深化分析其关税方针背面动因,能够发现出三条根本驱动逻辑:一是反建制选民的支撑,这些选民长时间对全球化带来的制作业外流、中产阶级收入阻滞等现象不满;二是特朗普个人政治扮演的需求,他长于经过制作争议与对立来招引大众注意力;终究,也是最直接的,关税方针被视为特朗普抢夺锈带州选票的要害“方针杠杆”。
这种特朗普方针的"反次序性"有两大支柱:一方面,其"让美国再次巨大"(MAGA)的根本盘代表着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丢失者"。近40年全球化浪潮中,蓝领工人、中产阶级和传统制作业区域遭受了收入阻滞乃至后退的命运,而金融精英和常识阶级却获益丰盛。全球收入分配的"大象曲线"生动展示了这一现象——中低收入美国人的收入添加远远落后于新式商场国家的中产阶级和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
另一方面,特朗普展示了显着的"个人型反建制"特征,这与马斯克等"硅谷新贵"较为类似——经过削弱传统政府组织,交流个人权利的扩张。马斯克接收推特后的雷厉风行裁人,特朗普声称要大幅减缩联邦政府规划,都表现了这种思路。这种战略虽然或许削弱美国的准则性力气,但却扩展了个人的自在操作空间。
这两种"反次序性"的结合,催生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办理现象:权利不再嵌入准则,而是将准则转化为个人权利的可买卖资源。特朗普频频绕过国会运用行政命令、录用心腹担任要害职位而不管其专业资质、将总统赦免权作为政治交流筹码,都是这种权利重构的详细表现。
以特朗普团队规划的"美国政府功率部分"(DOGE)为例,其外表方针是进步政府功率、推进组织改革,本质却是推广准则革新的隐性载体。经过大幅精简联邦组织、削弱官僚系统并强化对公务员的操控,特朗普实践上在构建一种绕过传统准则制衡的新式权利运作机制。
能够说,特朗普的执政逻辑正在演化为一种继续发明和强化准则"断点"的进程。经过不断引发方针冲击和危机,迫使全球经济和本钱系统进行准则性调整与从头定位。当现有世界次序堕入"收益分配不行逆,信赖机制不行续"的窘境时,革新的触发器往往来自准则外部。
"对等关税"方针正是这样一个激起准则革新的要害"导火线",它不只撼动了全球买卖系统,更向世界传递出美国不再乐意充任"全球次序代理人"的清晰信号。这一方针本质上是美国从战后世界系统中的"人物退出",标志着全球规矩次序进入一个高不确定性的重构期。
全球次序重构:
从"共赢"到"自保"转化
在特朗普2.0方针"反次序"冲击下,全球本钱次序正阅历深层次的结构性重塑,买卖结构也面对根本性改变。这一进程能够归纳为"准则冲击→分工反转→本钱再锚定"的改变途径,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式正步入一个新的前史阶段。
首要,俄乌抵触引发的地缘政治严峻态势直接催化了欧洲扩军进程,迫使欧洲国家从头审视本身安全架构。其时欧洲防务才能缺乏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多方战略评价指出欧洲国家军事预备情况与周边地区存在显着距离。
例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多次着重欧洲需求加强防务投入,而欧洲各国军事发动才能与实践作战单位份额失衡的问题也成为热议论题。面对这种"安全赤字",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初步大规划举债投入军工制作业重建,这本质上是从"福利导向型消费社会"向"安全导向型出产系统"的根本性转向。
德国政府宣告将军备开销从2022年缺乏GDP的1.5%进步至2%以上,并建立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与前史上的财务扩张不同,此次资金流向并非为影响消费或扩展福利,而是直接注入军工制作业,推进德国军事现代化开展。这种制作业的"战略性回归"必定伴跟着消费紧缩,由于有限资源正从民用向军用搬运,国家财务优先保证安全而非福利开销。
与此一起,中美买卖联系的继续严峻也迫使我国寻觅新的出口商场,其间欧洲成为重要的代替目的地。面对潜在的"代替性涌入",欧盟正考虑对我国产品加征关税作为防护性办法。2023年9月,欧盟已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动反补贴查询,这或许仅仅更广泛买卖防护系统构建的初步。这种连锁反响充沛印证了特朗普关税方针的"传导效应"——一国的维护主义办法往往引发其他国家的战略性跟进。
更值得警觉的是,制作业国家之间的竞赛态势也在不断加重。越南近期对我国特种钢主张35%的反倾销查询,这一行动颇具象征含义。作为新式制作业出口国,越南与我国在某些范畴构成直接竞赛联系。在全球需求全体萎缩的环境下,这些同处"供给端"的"乙方"制作业国家间的竞赛不行防止地趋于白热化,构成典型的"供给端内卷化"现象。
这些改变一起驱动了全球结构的根本性转向:从"全球协作"的专业化分工形式逐渐滑向"自保制作"与"本乡安全"的相对关闭形式。世界分工的功率导向让坐落安全考量,这也意味着全球资源配备功率的全体下滑。世界定价权也随之碎片化,由一致的全球商场价格系统转向区域性、切割化的多元价格系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逻辑正在退化为"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这无疑会下降全体经济功率。但是,在其时地缘政治严峻的大布景下,各国好像更倾向于接受功率丢失以交流安全保证的确定性。这种改变既是特朗普关税方针的直接成果,也是其能够取得必定国内政治支撑的深层社会根底。
“东升西降”:
政治与经济的分解
近期,"东升西降"这一论题在商场上引发广泛评论,商场多从微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式演化等多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根据前文逻辑,全球的确正阅历一场深化的次序重塑。但是,咱们以为,其时我国在全球格式中的定位远比简略的"东升西降"标签更为杂乱——其背面本质是:政治影响力与经济开展呈现出的一种结构性分解。
首要,回溯暗斗完毕后的全球化格式,我国长时间处于"政治受损、经济获益"的特别位置。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世界次序,在政治层面着重西方价值观和准则形式,而我国在这一系统中的话语权相对弱势。与此构成显着比照的是,在经济层面,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充沛收成了全球化盈利——从1990年的GDP仅3610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9.54万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种"政治弱势、经济强势"的非对称格式,是曩昔几十年我国开展的根本特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跟着全球次序的解构与重构,在特朗普政府高举的 “对等关税”冲击下,这一格式正产生结构性反转,改变为"政治获益、经济受损"的新态势。一方面,美国战略缩短、西方内部不合加重,为我国发明了扩展世界政治影响力的战略窗口期,在联合国等多边组织中的话语权也在稳步进步;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作业基地,我国经济却不行防止地成为全球买卖萎缩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原有的全球分工逻辑——"东方出产,西方消费"——正在坍塌,改变为"全球竞相出产,消费全体萎缩"的困局。这种局势就会对我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构成了严峻应战。数据显现,2023年我国对美出口额为4999.03亿美元,同比下降13.50%,而特朗普新关税方针的施行将进一步加重这一下行趋势。
更为扎手的是,我国企业近年来构建的"转口代替链条"正面对不小的冲击。曩昔几年,为躲避美国关税壁垒,我国企业经过在越南、墨西哥等国建立出产基地,再向美国出口的方法构建了部分转口买卖等代替性出口途径。但是,特朗普的新关税方针清晰瞄准了这一环节,对墨西哥、越南等"转口国"也施行了新的关税办法,本质上切断了这条躲避途径。
在特朗普宣告对越南产品征收高达46%关税后,越南股市呈现暴降,政府随即标明乐意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商洽,乃至提出完结"零关税"的主张。这种"示弱"姿势被视为越南面对买卖生计危机的求生反响,而这种让步心情本质上进一步搬运了买卖抵触的焦点,让我国处于更为被迫的局势。
其时美国消费占全球消费近1/3。在美国这一 “甲方需求商场”缩短的情况下,我国、越南、墨西哥等"乙方"制作国之间的竞赛将进一步加重。当多个供给商抢夺萎缩的商场份额时,价格战和恶性竞赛成为不行防止的成果。这种情况与1930时代买卖战引发的全球买卖链式坍塌较为类似——一个国家的维护主义办法引发连锁反响,并终究导致全球买卖总量的大幅萎缩。
跟着特朗普关税方针全面发力,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形式遭到严峻冲击,买卖顺差空间被大幅紧缩,工业链"去我国化"脚步加速。但是,这一经济范畴的应战恰恰伴跟着我国政治位置的潜在进步:当美国从全球次序"维护者"自动改变为"破坏者",其长时间构建的多边系统必定面对合法性危机。在这一进程中,我国作为安稳的大国力气,买卖经济受损的一起政治位置或呈现抬升。
前史镜像:
1930 时代霍利-斯穆特法案的映射
"以古为鉴,能够知兴替"。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方针在准则上与1930时代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构成了高度镜像。不管从出台布景、方针动因,仍是商场反应途径来看,都呈现出令人警醒的类似性,值得作为重要的前史对照系予以分析和反思。
1930年,该法案正式收效,将美国进口产品的均匀关税率进步至前史性高点59.1%,掩盖规模逾越20,000种进口产品。该法案本来规划初衷是维护美国农民和制作业免受外国竞赛,但实践效果却是引发了全球规模内的报复性关税潮,导致全球买卖在1929年至1934年间萎缩约66%,大幅加深了大惨淡的深度和继续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其时的美国经济结构与当下我国之间,在工业构成上具有可比性:制作业占比高、产能扩张继续、对外出口依靠显着。1929年,美国制作业产量占全球约30%,制作业在GDP中的占比逾越25%,略高于其时我国约22%的水平。其时美国的经济结构相同高度依靠外部商场来消化过剩产能,出口买卖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人物。
与之构成对照的是彼时的英国。作为首先完结工业化的经济体,英国在1929年前后已呈现出制作业“相对退化、服务化提早”的结构性转型趋势。制作业虽然在比重上走弱,但国内消费商场更为老练,对外贸的依存度也相对较低。这使得英国在全球买卖陷落布景下,具有更强的内生修正才能。
关税战迸发后的康复节奏也印证了这一结构差异:英国在1932年工业产出触底后,于1934年根本上升至危机前水平,1937年完结了要害工业的再配备。而美国在1929至1933年间遭受近三成GDP萎缩,虽然罗斯福新政推进阶段性上升,1937年时间短挨近1929年峰值,但财务与钱银方针的同步收紧敏捷引发“二次阑珊”, 复苏之路更为绵长弯曲。直到二战军工系统全面发动,美国才真实完结全面经济复苏。
这一比照充沛说明,在买卖战冲击下,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的适应才能与耐性显着强于高度依靠出口的制作业经济体。
值得进一步反思的是,罗斯福新政施行之后“二次阑珊”的呈现或提示了一个更深层的结构性窘境——在全球需求陷落的布景下,内需影响若无法构成继续性机制,其托底效能终将边沿衰减。1937年,美国财务与钱银同步收紧,正是对新政影响的过早撤回,导致复苏中止,也提示了微观修正进程中方针继续性的要害作用。
而这对其时我国所面对的窘境亦具有高度映射性——外部需求系统性紧缩,出口导向的制作链条面对终端缩短,重建有用、继续内需动力成为我国微观方针调适的中心应战。
整体来看,前史经验标明,在“关税螺旋”中,产能过剩国往往接受更大外部冲击,内需占比更高的经济体则具有更大的缓冲才能。关于其时我国而言,这既是危险提示,也意味着方针调整与财物配备的要害方向:有必要加速结构转型、加强安全财物配备逻辑,一起为中长时间或许的买卖与本钱抵触预备足够方针东西与资源储藏。
当然,1930时代与当下的环境并不彻底对等。全球金融根底设施、方针干涉才能和跨国和谐机制已显着强化,为危机操控供给了更高的上限。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忽视结构层面的危险连锁。特朗普所代表的“关税东西化”趋势,一旦与工业安全、本钱操控等方针方向穿插演化,或许触发的连锁反响不该被轻视。
出资主张
在全球买卖格式急剧革新的布景下,财物配备正阅历根本性转型。跟着特朗普"对等关税"方针引发世界次序重构,出资环境已从寻求添加时机转向寻求安稳防护。商场中心逻辑显着改变为"反次序→安全财物溢价",安全特点与活动性办理现已逾越添加潜力成为出资决策的首要考量。
这一趋势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改变:出资结构从传统的"添加/价值"二元思想迁移至"安全/活动性优先"的新形式。在这种环境下,具有确定性现金流、低政治敏感度及强活动性特征的财物将取得估值溢价。出资者需求构建愈加均衡、防护性的出资组合,一起坚持足够活动性以应对商场动摇与结构性改变。
根据此,咱们主张出资者环绕"准则重估-安全加码-避险主线"思路进行中期财物配备。在节奏上,主张近期以防卫为主,重视美债收益率动摇与国内活动性调整;中期(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可布局制作链重估时机,重视国内方针对冲力度;远期(四季度)则需亲近盯梢关税形成的影响冲击程度及国内对冲方针成效。
在详细出资方向上,咱们识别出五类具有安全特点的财物主线:
榜首,黄金及相关工业。在准则转型期,“硬财物”的避险价值往往得到凸显。黄金在美元信誉系统面对应战时往往表现出色。黄金挖掘、加工及贮存相关工业链将直承获益于金价上涨。
第二,稀土及特种钢材。欧洲军备重建与制作业回归将大幅进步这类战略资料需求。稀土是特种钢材配备不行或缺的要害资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供给国,在此范畴具有显着优势。
第三,电力设备与电网。欧洲电力根底设施遍及老化,在动力转型布景下亟需晋级改造。跟着可再生动力占比进步,电网安稳性与智能化成为要害瓶颈。我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范畴的技术优势或许带来出口机会。
第四,核电相关工业链。在动力安全考量下,欧美正从头评价核电在动力结构中的位置。例如,法国方案新建14座核电站,英国也宣告扩展核电出资。核电设备、资料及运营相关企业将迎来添加机会。核电作为低碳基荷电源,在地缘抵触下的战略价值显着进步。
第五,国防军工相关安全工业。军工等安全类工业不只获益于国防开支的添加,还获益于地缘动乱预期抬升的估值修正,尤其是海外订单潜力大的细分范畴值得要点重视。
危险提示:
1)特朗普方针不确定性超预期、关税实践履行力度与节奏呈现大幅调整;
2)全球制作链断裂速度超预期、供给链安全问题引发全球通胀上升;
3)金融系统危险超预期,美债活动性危机与全球本钱商场剧烈动摇;
4)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
5)地缘政治危险加重,部分抵触晋级导致全球本钱商场避险心情激增。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